现在基本人手一个移动电源
其中是用18650锂电池还是锂聚越来越引人注意
到底哪个性能更好?
这里来分析一下
以 iPad 3 的电池作为锂聚电池的分析样本,这应该能代表锂聚目前比较先进的水平了
由于这个电池由3块小电池组成,为了最小化体积,将其叠加而非原装的并列
长(mm) | 宽(mm) | 高(mm) | 重量(g) | 容量(mAh)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25 | 65 | 10 | 210.91 | 11560 |
18650电池选择松下3350mAh 版本
直径(mm) | 长度(mm) | 重量(g) | 容量(mAh) |
---|---|---|---|
18 | 65 | 46.13 | 3350 |
补充个知识
锂聚也属于锂离子电池
锂离子电池本身电解质为液态,为了让其体积缩小且外形可塑
于是乎在电解质中添加聚合物材料
然后便有了锂聚
由于电压都一样,直接看容量就好了
先看看容量体积比
种类 | 体积(mm^3) | 容量(mAh) | 容量/体积(mAh/mm^3) | 比例(%)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锂聚 | 81250 | 11560 | 0.14228 | 100.000 |
18650锂离子 | 16540.48532 | 3350 | 0.20253 | 142.346 |
18650锂电池大幅领先锂聚,42%啊
有人会说锂聚能充分利用空间,18650是圆柱体,浪费
那我们按18650最小外切长方体来计算体积好了
种类 | 体积(mm^3) | 容量(mAh) | 容量/体积(mAh/mm^3) | 比例(%)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锂聚 | 81250 | 11560 | 0.14228 | 100.000 |
18650锂离子 | 16540.48532 | 3350 | 0.20253 | 142.346 |
18650锂离子 (按长方体计算) | 21060 | 3350 | 0.15907 | 111.800 |
依旧领先11.8%,这该怎么说呢…
那来看看容量重量比
种类 | 重量(g) | 容量(mAh) | 容量/重量(mAh/g) | 比例(%)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锂聚 | 210.91 | 11560 | 54.81011 | 100.000 |
18650锂离子 | 46.13 | 3350 | 72.62085 | 132.495 |
18650锂电池领先32.5%,嗯
继续对比安全性措施
种类 | 安全措施 | 压力大时 | 压力巨大时 | 过流时 | 过热时 | 过放时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锂聚 | 整体铝塑包装 极少部分带双金属保险或PTC保险 | 胀肚子,但还能继续使用 | 包装整个破损并释放大量气体(因为已经是圆形充满气了) | 带保险的保险动作 无保险的可能导致着火 | 带保险的保险动作 无保险的可能导致着火 | 胀肚子 再次充电极易导致包装破裂爆炸 |
18650锂电池 | 正极防爆铝箔 熔断保险,压力保险 负极防爆纹 | 防爆铝箔外凸 顶断熔断保险 | 防爆铝箔破,泄压 防爆铝箔厚度比聚合物外包装铝箔薄 | 熔断保险 | 熔断保险 | 防爆铝箔外凸,顶断熔断保险 电池0V无法再充电 |
看上去18650安全性和聚合物也差不多一样了,反而18650还要比聚合物好一点
以前18650爆炸主要是因为纽扣状的盖子盖住了泄压阀门
然后因为生锈或脏污导致卡死,无法泄压
那种老18650保险跳开后输出0V,用针把泄压阀按回去可以恢复输出
新的18650都是铝箔或类似膜片的了,用针捅极易捅破,不可能用以前那种方法修复
而且保险也是一次性的,压力高顶断或是过流烧断均无法恢复
18650锂电和锂聚泄压后都极易燃烧,电解质烂苹果味
他们发生燃烧事故概率基本一样,关键在于保护电路
好的保护电路充电电路可以有效避免此类事故
所以总的来说,锂聚虽然是新一点的产品
但是他的诞生是为了在18650无法进入的空间中提供电能
总不可能在 Macbook Air 中用18650的电池吧
但是在移动电源这种产品里
厚度并不是多数产品设计中最优先要考虑的因素
所以高品质的18650电芯配上设计优良的保护充放电电路是最好的选择
如果对产品外观、厚度有要求,那把18650换成锂聚也是理所应当的选择
不管怎样,优良的电路设计才是最重要的
毕竟没人想为了能多给手机充一点电而搭上自己的性命